以国内教育环境和方式,幽默是一种稀缺能力,或许是一种天赋。在各类交流环境中,适当时机“幽默”是一种智慧体现。学术界主流理论大概有三种“幽默”方式,优越感、错愕感和释放感。
例如:润总,最近你的文章水平越来越差了,怎么回事?
回怼答复:你哪只眼睛看到我的水平差了?
优越感答复:那可不是一般的差,我昨天读自己的文章吐了三回,今天吐了两回。
通过创造一个失败者,让提问者感觉自己就是成功者,从而产生心满意足的优越感。此时提问者会心一笑,他还挺幽默,尴尬的话题,就化解了。
例如:润总,我如何才能在一个月内拥有1000万元?
回怼答复:你痴心妄想,醒醒吧,放弃不劳而获的美梦吧。
错愕感答复:这很简单,你只要闭上眼睛随机买100只股票就行了,别问投资经历,他们没用。这样不需要一个月,你的1亿元资产就可以变成1000万元。
在两条逻辑线交叉的地方突然来一个“脑筋急转弯”,一条是从0到1000万元,一条是从1亿元到1000万元。突然转弯,让提问者产生了一种出其不意的错愕感,以及随之而至的惊喜感。
例如:你觉得我的公司还有没有救吗?
回怼答复:瞎操心啥?你的公司好着呢。专注于产品和员工,做你自己能改变的事情。
释放感答复:这很难说,你的公司现在非常危险。你必须立刻做出改变,否则你的公司一定活不过3个月。刚才注意到,你的公司营业执照还有三个月过期。赶快去延期,不然公司就要关门了。
用“危险”给提问者制造紧张感,再用“安全”释放。
---以上内容摘自《底层逻辑》幽默,是溢出的智慧